公告
青岛信息港(http://www.qingdao666.com/)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岛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 正文

青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集中采访中都说了什么重点?

发布时间:2018-07-19 10:06:18
核心提示:  青岛信息港创新报道黄海之滨青岛,聚集了全国30%以上的海洋教学和科研机构、50%的涉海科研人员、70%涉海高级专家和院士。7月
  青岛信息港创新报道黄海之滨——青岛,聚集了全国30%以上的海洋教学和科研机构、50%的涉海科研人员、70%涉海高级专家和院士。7月18日,“风从海上来・改革进行时”网络主题活动暨“开启新时代 迈上新征程”全国网络媒体山东行的记者们,来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集中采访。
  
  “青岛蓝谷”令人瞩目,11亿元打造核心园区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由驻青科研机构于2000年发起,致力于依靠跨学科、大协作和高强度支持,开展协同创新的研究基地。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单位,不断深化协同合作,优化学科力量,在查清中国海、登上南北极、探索四大洋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突破了一批关键性技术,形成了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的科技创新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青岛市全力推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筹组工作,先期投入11亿元,高标准建设13万平方米核心园区。
  
  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为核心,在周边区域规划建设青岛蓝谷,集聚中船重工、天津大学、国家深海基地等一批深海研究、高端装备研发机构,完善成果孵化、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建设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
  
  聚焦海洋强国重大需求,梳理四大重大战略任务
  
  围绕服务国防安全、能源安全、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军民融合等战略,在认真研究分析国内外海洋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聚焦海洋强国建设的长远目标和重大需求,确立了海洋安全、海洋资源、海洋健康、海洋战略前沿技术等重大战略任务。
  
  支撑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需求,发展水下环境信息精细化预报体系,逐步构建覆盖全球的高分辨率立体观测系统,实现关键海区环境信息透明化。
  
  提高国家海底战略性资源开发能力,助力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着力攻克深海大洋与极地矿产资源调查和利用关键技术难题;支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国家食品与药物安全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需求,着力发展深蓝渔业工程技术,突破海洋能与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
  
  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科技支撑,发展近海生物资源养护和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健全新型污染物监测与修复技术,发展蓝色碳汇监测、评估及提升技术,提升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技术和水平。
  
  针对我国在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海洋权益维护等领域存在的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在海洋环境立体观测、传感器自主研发、水下高速运载、水下通信、水下导航与定位、水下高效能源及能源补充、水下仿生等方面组织科技攻关,开发一批自主安全可控的关键装备,预研一批颠覆性技术,力争引领世界海洋战略前沿技术发展。
  
  汇聚优势科研力量,促进资源开放共享
  
  青岛信息港相关讯息强化科研支撑能力,规划建设E级超算、大洋钻探船、海上综合试验场、深海空间站等一批大型科研基础设施,打造“国之重器”。
  
  按照任务亟需、国际先进、一家单位难以独立建成的原则,建设新一代高超性能计算平台(E级)、以大洋钻探船为旗舰的深远海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海洋高端仪器设备研发平台、海上综合试验场、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海洋同位素测年平台、海洋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平台等 10个大型公共科研平台,由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负责运行并对外开放共享。
  
  以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及其与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合作构建的全球首个超算互联网体系为代表的重大装备类平台。此类平台一家单位难以建成,全世界仅有少量,是科研工作亟需且对未来取得颠覆性创新成果至关重要的平台,是世界科技强国标志的“国之重器”。与“神威•太湖之光”等超算中心合作,建成海洋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超算互联网汇集有效计算资源达128P 。
  
  以深远海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为代表的共享机制类平台。此类平台建设旨在盘活存量,提高仪器使用效率,统筹全国现有科研设施与仪器,择优纳入平台管理,建立完善科研设施与仪器运行和开放制度。集合全国7个单位24艘科考船及526台套船载设备,通过支持共享后补助经费、购置大型共享调查设备、组建专业海上调查队伍、自主开发船队信息管理系统,先后征集和对外发布可共享船时超过1000天,成功组织实施共享航次近30次,有效提高了原值超过50亿元科考装备的使用效率。
  
  以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海洋同位素测年、海洋高端仪器设备研发等为代表的基础条件类平台也在园区内陆续建成并运行,将为海洋科研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引领世界海洋科技发展
  
  建成全球最大的“两洋一海”区域定点观测网并持续运行,破解了深海潜标数据实时传输世界难题;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全球高分辨率海浪-潮流-环流耦合模式和“两洋一海”耦合预报系统,并在台风预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利用、大型养殖工船等深蓝渔业工程装备技术取得重要进展;海水健康养殖技术与新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重要发现和突破。
  
  深海来源活性化合物发现居国际领先,为海洋创新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海洋糖工程药物研究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使我国在海洋糖工程药物研究领域居国际领先地位。
  
  在东南太平洋和中印度 洋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大陆架科钻在南黄海中部隆起中-古生代海相地层首获油气显示。
  
  发展深海观测与探测技术,智能浮标、实时传输潜标、深海剖面探测浮标、长航程水下滑翔机、波浪滑翔器、海底冷泉系统的精细探测与原位监测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以“观澜号”海洋新一代卫星、水下超高速无人运载器等为代表的引领性技术启动研发。
  
  改性黏土治理有害藻华技术在应对近海核电棕囊藻赤潮威胁、近海赤潮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揭示了黄海绿潮形成的环境机制,实现了提前30~40天对黄海海域绿潮规模的预测。
  
  青岛信息港市民报道未来,按照“核心+网络”模式,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谋划“一三五”全球发展布局,即1个核心,极地、南海、装备3个国内分中心,北极、南大洋、深海等5个海外研究中心。力争到“十三五”末,人才队伍达到4000人。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青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集中采访中都说了什么重点?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