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青岛信息港(http://www.qingdao666.com/)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岛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 正文

东迁让青岛走出了老城区92平方公里的狭小“围城”,开始了新百年的跨越

发布时间:2018-05-31 10:02:41
核心提示:  青岛信息港相关报道一百年哟多漫长一个青青的岛,在中国,在东方1991年,这首大气磅礴的歌回荡在青岛的大街小巷。  规模宏大的

  青岛信息港相关报道“一百年哟多漫长……一个青青的岛,在中国,在东方……”1991年,这首大气磅礴的歌回荡在青岛的大街小巷。

  规模宏大的青岛建置百年纪念活动余温尚在,1992年,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传出:青岛要出让栈桥附近的黄金地段市级机关办公楼,政治中心迁到东部。

  东迁让青岛走出了老城区92平方公里的狭小“围城”,开始了新百年的跨越。

  东迁,眼看那高楼拔地起

  1992年,青岛做出东迁决定的那一年,38岁的高胜历正在青岛团校当讲师。他住在燕儿岛附近的北海船厂宿舍,每天骑着自行车,到徐州路的团校上班。

  在那个“宁要西镇一张床,不要东部一套房”的年代,青岛北海船厂大概是最早由市区迁至东部的单位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这个厂在燕儿岛附近盖的东山宿舍,就有好些房子分配不出去。在好多人眼里,离开市区到燕儿岛去住简直像“自我流放”。

  德国人占据青岛并对城市进行规划时,青岛的人口仅为15000人,到上世纪90年代,市区人口已突破百万。百万市民挤在德国人留下的92平方公里的狭小市区里,像是陷在一座密不透风的“围城”里。

  1992年前的东部,长期处于未开发状态,一片荒凉,当时位于现在奥帆中心位置的北海船厂,在很多市民眼中已非常遥远,更不要提更东部的崂山区了。

  从1992年开始,每天骑着自行车穿行在燕儿岛和徐州路之间的高胜历,切身感受着东部日新月异的变化。“我现在眼前还能清晰浮现出东部改造前的景象,骑着车,到了浮山所村那里,一棵大树倒在一片水湾里,到处种着麦苗、种着菜”。东部开发后,高胜历一天天看着周围变了样,工地上吊车忙碌着,运料的卡车来来往往,他每天穿梭在工地里,看路旁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

  青岛东部建设的1号工程,新的市级机关办公大楼,正式奠基动工的日子是1992年8月7日。青岛当时一位市领导在向中央汇报建设情况,被问及为何选择这一日子动工时,脱口而出“我们想拔地而起”。

  今天,当我们陶醉于浮山湾畔的夜晚,变幻于林立的高楼大厦上的灯光秀时,很难想象,1992年前,那是如何荒凉的一片存在。

  东迁,出让政府机关办公楼

  青岛东迁的蓝图,在1992年5月3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市区东部开发建设的决定》中呈现——

  近期,确定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市区东部西起山东路,东至燕儿岛路,北自闽江路,南到海岸,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区。

  远期向东、向北扩展到小白干路、错埠岭、浮山以南,石老人旅游开发区以西,全部占地面积约三十平方公里。

  东迁蓝图已出,但在政府不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建设东部的钱从哪里来?

  出让土地。

  青岛信息港营管部获悉首先,就是出让青岛市原来的政府机关办公楼。东迁前,在寸土寸金的西部老城区,并没有一栋大的办公楼可以容纳所有的政府部门,各处机关办公楼分散在栈桥附近。

  1992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出让的机关办公楼一共有四处,位于太平路、兰山路、中山路、广西路等路段,是原青岛市委、市纪委、市人大常委会等的办公地点。总计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为1.67亿人民币。

  机关办公楼的出让金,在保证东部新办公大楼建设需要的同时,通过降低一些装修项目标准等,又省出2000万元,用于青岛市的“解困房”建设。

  建设东部新城,并不仅仅是盖一座新的机关办公楼,整个东部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钱。

  青岛拿出山东路以东湛流干路(现在的香港路)以南的近千亩土地进行拍卖。青岛把准备出让的土地全部按照新区的规划要求分割成若干的小块土地,切块后的土地面积都不大,小块的只有5亩,大块的也就二十几亩,外商一般只能受让一块地,想多买还不一定给你。

  “青岛在东部先修路,把土地分隔开,一块块卖,那时不少人觉得,好好的地,闲着不种庄稼,可惜呢。”在麦岛长大,1992年大学毕业后到青岛大学工作的于老师,回忆起那些东迁的日子,感叹青岛发展太快,“那时的土地不值钱,房价也不高,普通老百姓很难想象自己住的小平房会被高楼大厦取代,生活会发生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青岛东部分块出让的土地,因为政策对头,不到一年时间,全部出让完毕。至1994年,东部地区开发指挥部与外商签订土地使用权合同31份,合同出让金13.86亿元。

  青岛东部地区的地价历史上一直不高,在1992年搞东部开发以前,每亩地的价格大约也就是20万元上下。根据当时的情况,有的部门测算,能够达到46万元一亩就不算低。但后来出让到100多万元,又涨到200万元,最后又涨到240万元,最贵的一块地,每亩达到了268万元。整片土地平均算起来,每亩地是165万元。

  东迁,神奇的东部速度

  采访中,很多经历过东迁那个年代的人,都会感叹当年的东部建设速度,而梳理那些大事就会发现,青岛建设的东部速度,是按天来计算的。

  1992年4月,对于青岛来说,是尤为忙碌的一个月。

  4月4日,星期六。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闭会,青岛市委书记、市长俞正声返青。

  4月5日,星期日。俞正声出席在八大关礼堂召集的外贸、海关、商检、中行等部门和青岛市主要领导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刚从广东、海南、福建三省考察归来的省委书记姜春云,召开了这次会议,在会上提出青岛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路子。

  4月6日,星期一。俞正声出席全市建设工作会议并作了讲话,指出大开城门面向国内外发展房地产业,宣布下决心向东部发展,要拿出市区最好的地段拍卖和转让。

  4月8日,星期三。全市党政军负责干部会议在市人民会堂会议厅召开,俞正声同志出席会议并在会上讲话,就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加速青岛经济建设向前发展的问题,谈了三个方面的意见。

  4月14日,山东的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在济南举行。俞正声在会上宣布青岛市将出售处于黄金地段的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和市纪委的办公楼,吸引外商投资开发房地产业和发展第三产业。

  4月21日,市区东部保险公司大楼门口挂出了一块崭新的牌子——青岛市东部地区开发指挥部。指挥部一天组建,一天挂牌上班,一天去谈判、签合同。

  4月23日至4月30日,为了迅速启动92—001工程,也就是新市级机关办公大楼的建设,8家设计单位一周内拿出了14个规划设计构思方案。

  5月4日,青岛市委、市政府在汇泉体育馆召开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时,已经有19个方案,几十张设计图纸静悄悄地等在那里,准备接受来自全市各行各业人士的评选。会议有6000多人参加,会议向与会者发了2000张选票,请大家任选投票。

  8月7日,92-001工程正式奠基动工。

  1994年6月5日,92-001工程举行了隆重的竣工验收仪式。这样的工期任务,按国家定额工期为48个月,这就是说,他们比国家定额提前26个月完成。并且工程质量优良,获国家建筑工程最高荣誉——“鲁班奖”。

  改造前的辛家庄。市南区委宣传部提供 湛山片区旧貌。湛山街道办提供 1997版本的《东部热土》。

  贴城开发带来的GDP猛增

  1992年东部开发前,青岛的经济发展形势已不容乐观。而从1978年到2017年的青岛GDP增长走势图上可以看出,1992年到1995年,青岛GDP出现一个飙升的大尖峰。

  1991年青岛市GDP为206亿元,而到1995年GDP达到631亿元,净增加425亿元。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程国有认为,1992年至1995年青岛市区东部开发证明了“贴城开发”的巨大威力。

  程国有研究上海、青岛、苏州、昆山、南昌、上饶等城市开发的经验发现:凡是“贴城开发”的都很成功,如青岛的东部开发、苏州新区与工业园的开发、昆山开发区的开发,由于紧靠老城区开发新区,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推动了城市经济的迅速崛起;凡是“离城开发”的大都不很成功,由于远离老城区进行“飞地开发”,不仅开发区的发展形不成良性循环,而且拖累了整个城市的发展进程,使城市经济发展与其他城市差距迅速扩大。

  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开发结局呢?程国有认为,城市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社会资源的整合循环利用过程,开发不是在空地、荒地上生产财富,而是依托既有的“地盘”和资源来实现财富的再生,让新旧资源、内外资源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相互激发,产生巨量的财富。“贴城开发”的成功就在于充分利用了城市原有的社会资源,实现了新旧资源、内外资源的整合与激发,产生了城市发展的巨大财富效应。

  程国有分析认为,1992年以青岛市政府东迁,拉开了东部开发的序幕,由于东部开发紧贴老城区,新区房地产开发吸引了老城区居民购买,形成了房地产开发与居民东迁的良性循环,进而又带动了东部商贸、旅游项目的开发,这些开发不仅吸引本地企业的参与,同时还吸引了大量外地资金的投入,最终使整个东部开发呈现良性循环发展状态,进而成功地推动了青岛市区的扩大和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以说,青岛市区东部大开放形成了典型的新旧资源循环与内外资源协同放大效应,取得了巨大成功。青岛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

  东部成亿元楼宇摇篮

  单体税收过亿的商务楼宇数量,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考量区域吸引高端要素资源的重要参数,是评价地区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标杆。

  青岛1992年开始的东部建设,不仅迅速提高了GDP水平,并且让东部这片土地成为亿元楼宇的摇篮。

  根据统计,截至2018年2月,青岛市“亿元楼”已经达到49座。金融类、科技类、大型以及跨国企业入主其中等成为“亿元楼”的最强助推力。

  市南区作为青岛传统“亿元楼”聚集区域,以26座的总量领跑各区市。市南区“亿元楼”集中于香港中路两侧。周边交通便利,商务配套成熟。

  而随着主城区的扩容及金家岭金融聚集区的发展,由亿元楼构筑的“黄金”海岸线不断向东突进,吸引了大量优质金融、科技类企业和总部落户崂山区。

  青岛信息港消息显示此前,崂山区域内税收过亿的商务楼宇为零,而现在崂山区已俨然成为胶州湾海岸沿线中又一个寸土寸金的商务楼宇集聚区。税收过亿的商务楼宇从无到有,目前总数达到13座。

  13座“亿元楼”分别为农商财富大厦、上实中心大厦、浦发银行大厦、平安银行大厦、招商银行大厦、裕龙国际中心、国际金融广场,大荣中心、凯旋商务中心、国际创新园、颐杰鸿泰大厦、国际发展中心、荣柏财富大厦。金融类总部经济是助力楼宇税收过亿元的主要力量。

  东部新区已成为青岛经济版图上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板块”之一。

  ■分析 东部热土 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增长

  团校讲师高胜历,在经历青岛东部建设所带来的蒸蒸日上之势后,1996年,爱好文学创作的他,忍不住想写一部东部开发的书。

  与东部开发指挥部联系后,指挥部专门在二楼给他安排了一间房,还配了一部电话,配合他的采访和写作。

  已经退休在家的高胜历,回忆起那段激情岁月,依然心情澎湃。

  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年代,写书全靠“爬格子”。高胜历一直珍藏着那摞厚厚的书稿。一页300字的稿纸,他每天最少写20页,一兴奋就能写到30页,“那种写作的激情根本拉不住。”

  采访中,东部建设的太多事打动了高胜历。

  “东部开发的源头建设,给人这样一个强烈的印象,他们知道自己的局限性,但他们千方百计地在努力突破自己的局限性。”

  青岛人几乎看不到东海路和香港路扒路进行管道施工的情景,高胜历说,那是因为东部从建设伊始,就考虑到了未来的发展。东部配套建设的管线系统号称“九通”。这包括道路、上水、地铁、立交桥、污水和淤水、电力、通讯、煤制气、供热、有线电视等。

  青岛信息港快讯并且,地下布装管线系统的通道里,早已预留好了许多管线的位置,那是东部人为后代们的将来预留的位置,东部人早就想到,等到许多年之后,除了水电、通讯、煤制气、供热、有线电视等,还会发明更多的东西,地下通道里所空的位置,是为这些将来的发明和需要而预留出来的。

  浮山湾岸线一带的黄金海岸,那大片大片的绿地和步行街,这些地皮原本可以出让换取更多的建设资金,但东部开发建设者却毅然留了下来,为的是给后代留下必要的建设空间。

  我们现在经常提的政府部门“一站式”服务,青岛的东部建设者们早已作出榜样。

  开发指挥部的办公楼里,汇集了跟客商有关的所有行政部门的职能,客商们只进开发指挥部这一个门,再不用往其他地方跑,就能办成他们要办的事情。

  很多人都听说过东部地区开发指挥部在40分钟内办好一份工商营业执照的事情。

  李嘉诚在东部投资建设的“太平洋中心”,是东部客商中有分量的项目,也是李嘉诚在国内北方地区的第一处投资。由于种种原因,这家公司临近要举行奠基仪式时工商营业执照却没有办妥。东部地区开发指挥部的人员为了让“太平洋中心”的奠基如期举行,特事特办,雷厉风行,在40分钟内把所有手续办完,将工商营业执照交到了前来主持奠基的李嘉诚之子李泽楷的手上。

  回到香港以后,李氏父子把青岛人40分钟内办妥营业执照的事告诉了位居香港富豪头三名之一的大财雄郭鹤年。郭鹤年是全球性酒店集团“香格里拉”的老板,听了李氏父子的见闻后,遂起意在青岛东部地区建一座香格里拉饭店。

  之后,郭鹤年又与李嘉诚一起联合引进了美国可口可乐项目,在青岛高科园受让了70亩土地,进行了巨额投资建设。

  青岛信息港整体获悉高胜历的书取名《东部热土》,获第六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本书1997年版本的封面上是这样的文字:“这是一片神奇的热土。热土是一种有生命的土地,谁也无法估算它所蕴含的勃勃生机中到底有多少生命的能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东迁让青岛走出了老城区92平方公里的狭小“围城”,开始了新百年的跨越版权与免责声明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